Mao Daverio Venezia

画展主题:禅意
禅是生命真境界。毛建华将传统笔墨法渗入到当代艺术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命源动力发展与传承,并传达了他对生命哲学的一种参悟。禅的妙处就是顺其自然,刹那间顿悟之时,便是生命花开。

2016年6月28-7月3日,威尼斯温德拉敏宫

Philippe Daverio介绍展览与作品
画展主题:空灵时节
展览以“时间”与“空间”为主线。其中“时间”展馆的29幅精小画品,以中国农历为主题,艺术家借此描绘二十四节气。农历是中国古代人民农耕生活的历法,二十四节气是当时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第二个展馆主题为“空间”,艺术家戏墨山水间,明暗对比间迸发激烈之感,也传达了温和宁静之态。

两个展馆将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概念通过“禅”融合在一起,“禅”是让我们用新的一个视角自由审视生命,不受束缚,远离贪求,看见真实,这样便能得到绘画的绝对真理,拥有自由并充满创造力的生活。只要观众可以将(之前的)艺术史中的流派、观念抛在脑后,用一双纯粹而单纯的眼睛欣赏毛建华的画作,便可以被艺术家作品中包容的多重感情与激情所打动。

Daverio评论道:“儒释道是中国有三种世界观。毛先生将“道”融入其作品,他的工作、研习、感悟都不离于道,生活的轨迹皆合于道。对于“道”而言,最终的目的地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往目的地的旅程。”
艺术家毛建华致谢:“希望大家喜欢并理解我的绘画作品,感谢我的朋友Gianni Segatta给了我这个机会,在意大利做展览。”

威尼斯画展开幕 欧洲著名艺术评论家 Philippe Daverio 致辞

今天有如此之多的来宾,宁愿放弃西班牙与德国之间欧洲杯足球赛而选择前来观看毛先生的画展, 这非常了不起, 也充分显示出这次画展的独特魅力。我很高兴可以为在座的各位解说你们即将看到的毛先生的画中真正蕴含的东西。
环视四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四壁贴满大理石的宫殿大厅,天花板上悬挂着三盏树形吊灯,墙壁上是大幅的表现各种人物的油画。而进入里面这两个展厅,你将感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为什么这个世界如此不同?答案很简单:在西方,我们试图再现真实的世界。有时候我们能够做到,有时候却不能,因为不是每一位画家都是提香•韦切利奥或是乔尔乔纳。而在中国,画家并不需要再现真实世界,他们更偏重表达现实的精神层面。这对于我们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们西方人的观念是实用的,物质的,中国人则在完全不同的维度上思考,而你们即将欣赏到的毛先生的画作,甚至超越了我们通常理解的中国的精神维度。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中国。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对中国古玩、中国文化及中国建筑都甚感兴趣。我们一直错误地认为意大利里亚斯特湾以外就是整个的东方世界。事实上东方世界的每一部分都大不相同,而中国远比欧洲古老得多,早在我们的文明还未萌芽时他们已经做出许多非凡的创举。例如:远在罗马帝国诞生之前的公元前221年,中国人便开凿了异常复杂的京杭大运河。
我们必须试着理解中国的一些特性。首先是他们的时间感。对于我们而言,时间或许是循环往复的,或许是关系着人类的终点,即从有时间之始之至地球终结之时。这一理论来源于东方印度,而非中国,后被古希腊人接受,最终才在基督徒中广为传播。但是我们还有另一不同的理论:事实上,希腊人对时间还有一种不同的称谓,希腊语为αιων,意思是一个起点与终点相合的循环轮转。这一观点与中国人的时间观在某种程度上较为相似,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这证实了罗马人曾游历中国,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罗马人与中国人遵循同样的法则。
想了解中国,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去研究,以下三种观点可以作为一个粗略的总结。
第一种是由孔子的学说中提取出来的。他认为世界的存在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社会当中存在形形色色的人类活动,有些只与上层社会或贵族相关联,有些则更多与劳动阶层息息相关,不同的阶层遵从不同的法度。这已经与我们西方的观念截然不同。我们骨子里都是自我主义者而他们不是。此外他们还有两种观点。其一来源于佛教,个人的发展成就是其因果报应所致;其二是中国传统思想“道”,认为最终的目的地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往目的地的旅程。由此可见,在道的观点中,重要的是行动,是认知,是成长,是直觉。
毛先生的独到之处在于他是一个真正将“道”融入到作品中的画家。他的工作、研习、感悟都不离于道,生活的轨迹皆合于道。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家,但是与意大利企业家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公司视为世界中一个独立的部分,而是视为融入社会的一部分。
他的视角不局限于经济的,更是整体存在的。这种存在的观点在学习绘画过程中也使他能够做到师己心,师造化。
要正确运用绘画语言,画家需要净心体会画之道,笔出心源,畅达显道。如此展现的无尽妙趣实则根植于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因为在大自然当中才真正隐含着人们在世俗当中无法感受的真实与神性的世界。
毛先生的每一幅画都是对真实存在的解读,我是从他下笔的速度和随意率性理解到这一点的。这样的笔速,率性与天真才是真正的画道,而通过它我们才能步入真实。而我们对于绘画的概念却是截然不同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绘画是对现实世界的重现,它让我们学会感知,学会领悟,这与我们通过数据去了解世界形成鲜明对比。而柏拉图则认为有些东西的存在超越了我们的现实世界,我们的直觉可以引导我们思想的落地。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这两种思想自古希腊起就一路指引着我们。中国人与我们不同,他们不必在两种不同的哲学流派中苦苦挣扎,因为他们遵循另外一种道,这种道是在人的存在中体现着,人通过道法与世界相接,并学会如何生活,如何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大自然在这里是最根本的!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些绘画当中你看不到人。在中国山水画中,人物基本不怎么出现,而在我们从古希腊到现代的画中,表现最多的就是人物。对我们而言,人是我们生存的世界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类和人的生活与世界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些看不到人物的画会让我们感到奇怪。
毛先生的画是没有界限的,如果你想对自然生命有进一步的理解,那些画面上鲜活跃动的笔触会引导你。通过这样的笔触,他让我们体会到一个人的内心境界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他的笔触具有一种势,像是一位剑客。每个人都有他独具的势,毛先生通过绘画训练自己静心观照,以最佳的状态展现出宇宙生命的气势神韵。而这种观照更会让他艺无止境,不断创新。
毛先生今年只有61岁,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下一场画展会令我们耳目一新。那时我定会前来祝贺。

威尼斯温德拉敏宫
2016年6月28-7月3日